2011言選書單

7月 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米蘭‧昆德拉
8月 《羽衣》吉本芭娜娜
電影:《阿基里斯與龜》北野武
9月 《帶小狗的女士》契訶夫
10月《愛的藝術》佛洛姆
電影:《眼淚》鄭文堂
11月《蘇菲的世界》喬斯坦‧賈德
12月 驗收過去與展望未來

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

二月-《地底三萬呎》講義節錄

講義提供 Carol
《地底三萬呎》歡迎挖掘,不保證挖到地底。

關於書名
法國思想家Deleuze 和Guattari對「塊莖」的描述,塊莖是一種植物,但不是在土壤裡生芽、像樹一樣向下紮根的根鬚。在塊莖的隱喻下,深埋在地下的球狀塊莖就是一個點,點的鏈結以一種非線性、無政府主義與游牧的方式生成,任何一點都與其他點有聯繫。如是看來,《地底三萬呎》的題意,應當也是作者在形式結構上突破的標誌。

關於導讀
作者本身避免與讀者作任何接觸,原因之一是經由作者所說出的任何訊息,都將成為某些標籤,干擾了閱讀。這是一本較適合藉由讀者自己的挖掘之後,再定義形式的作品,期待像讀一本推理小說一樣,一路抽絲剝繭等著最終真相大白的話,結果將是滿頭霧水的,因為這本小說的題意,傾向於越往下探尋,牽扯就越多,牽扯最遠闊處,又回到源頭──任何深深埋藏者,豈不也是來自當初地表的層層累積?如果能寬容這種敘述方式,願意的話,請嘗試再讀一次,這本小說的挑戰即在於:再次閱讀之下將會發現同樣的文本呈現出全新的況味。

虛擬與現實
劇情、人物,乃至房間擺設、路人穿著等等芝麻綠豆蒜皮小事,這沒什麼特定的規則可言,如果小說中的敘述細微程度讓你感到大惑不解,那麼反過來推敲寫者的用意吧。一般而言,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文本(即使是超現實風格),在撰寫上還是追求某種寫實,讓讀者恍如身歷其境的那種「創造出實有情境」。覺得瑣碎的、非關緊要的部份,或許是寫者刻意的鋪陳,目的無非是讓讀者陷入一個栩栩如生的情境中。如果因為瑣碎就省去不陳,那寫的是小說還是「故事概要」?

垃圾學
垃圾學(garbology,這是雷斯傑對這門學問的稱呼)的價值在於,它提供了「人類確實做了什麼的證據,而不是他們認為自己做了什麼、或是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做了什麼、還是研究者認為這些人應該做什麼。」垃圾學的研究顯示,人們所報導的事情,可能與實際行為大相逕庭。–《文化人類學》

主題
主題提示>見到河城,有沒有人注意到,那條始終存在的河?可曾有誰看出了河的願望? P.303、p.304
為什麼出現這麼多成雙成對的訊息>「鏡像折射」p.381、p.340
思考>於空難飛機上罹難的是……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